购书有感
昨天4.23世界阅读日,基本上从0点到晚上8点都在思索着买啥书,抢券,最后券抢到了也没用,对比了一下也没便宜多少,最终还是消费了200多块钱买了一些书。趁着这个日子回顾下我的购书感想。
目前为止,买书遇到了许多坑吧
- 外国的名著翻译很重要
- 书的字体和书籍的纸张也很重要,有的书便宜但是不适合阅读,买书和买衣服一样,一分价钱一分货.
- 优惠程度还是需要多多比较的。
整理下买的书:
蔡东藩的中国历史演义全集:每次搞活动的时候买几本,后来发现亏了,直接买套装更便宜。
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还有三国史话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历史类的书籍还买了 中华书局的汉书,后汉书。
史记,还有三国志买的套装,看了一本讲秦制的书籍后研究起关于中央集权的东西了,买了商君书,盐铁论,估计看不下去吧。还有一些演义类的书籍,什么隋唐演义之类的,东周列国志,还有热门的万历十五年,但是有些看不明白,还是得先看些基础得。明朝那些事,还没有买,什么时候有钱了买一套来收藏吧。
对于文学类的小说,基本上基于许老师的节目买的,外文的就买经典的名著,还得买著名的译者翻译的,中文的基本上就是20世纪以来的,买了沈从文,萧红,郁达夫,鲁迅,民国的这些作家,张爱玲没有买呢。
又买了老残游记,儒林外史,还差三言两拍,之类的明清系的小说没买。
当今时代的买了三体,白夜行,都是看过的小说。还有一些小说就跟着时间线来慢慢的读下来吧。
日本文学也比较有意思,跟读鲁迅,郁达夫很像。
外国的一些小说都一样都是基于那时候的社会环境来描绘的一些现实主义的题材。又涉及到了当时的一些历史。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基本上不了解,就靠一本世界上下五千年来了解。
渐渐发现读书都能从中看出时代的脉络,唐朝的历史准备就从全唐诗入手,读历史越来越对帝王家事不感兴趣,对那时候的社会生活方面感兴趣了。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mopinla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