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函数

学习资料主要参考自阮一峰大佬的博客文章。ECMAScript 6 入门

ES6 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

1
2
3
4
5
6
var f = v => v;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v) {
return v;
};

如果箭头函数不需要参数或需要多个参数,就使用一个圆括号代表参数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var f = () => 5;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 { return 5 };

var sum = (num1, num2) => num1 + num2;
// 等同于
var sum = function(num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箭头函数的一个用处是简化回调函数。

1
2
3
4
5
6
7
// 普通函数写法
[1,2,3].map(function (x) {
return x * x;
});

// 箭头函数写法
[1,2,3].map(x => x * x);

对于普通函数来说,内部的this指向函数运行时所在的对象,但是这一点对箭头函数不成立。它没有自己的this对象,内部的this就是定义时上层作用域中的this。也就是说,箭头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是固定的,相比之下,普通函数的this指向是可变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100);
}

var id = 21;

foo.call({ id: 42 });
// id: 42

上面代码中,setTimeout()的参数是一个箭头函数,这个箭头函数的定义生效是在foo函数生成时,而它的真正执行要等到 100 毫秒后。如果是普通函数,执行时this应该指向全局对象window,这时应该输出21。但是,箭头函数导致this总是指向函数定义生效时所在的对象(本例是{id: 42}),所以打印出来的是42。

箭头函数实际上可以让this指向固定化,绑定this使得它不再可变,这种特性很有利于封装回调函数。下面是一个例子,DOM 事件的回调函数封装在一个对象里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var handler = {
id: '123456',

init: function()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this.doSomething(event.type), false);
},

doSomething: function(type) {
console.log('Handling ' + type + ' for ' + this.id);
}
};

上面代码的init()方法中,使用了箭头函数,这导致这个箭头函数里面的this,总是指向handler对象。如果回调函数是普通函数,那么运行this.doSomething()这一行会报错,因为此时this指向document对象。
总之,箭头函数根本没有自己的this,导致内部的this就是外层代码块的this。正是因为它没有this,所以也就不能用作构造函数。

下面是 Babel 转箭头函数产生的 ES5 代码,就能清楚地说明this的指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ES6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100);
}

// ES5
function foo() {
var _this = this;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id:', _this.id);
}, 100);
}

上面代码中,转换后的 ES5 版本清楚地说明了,箭头函数里面根本没有自己的this,而是引用外层的this。
不适合场景

由于箭头函数使得this从“动态”变成“静态”,下面两个场合不应该使用箭头函数。
第一个场合是定义对象的方法,且该方法内部包括this。

1
2
3
4
5
6
7
8
foo(mustBeProvided = outInfo())
const cat = {
lives: 9,
jumps: () => {
console.log(this.lives)//undefined
}
}
console.log(cat.jumps())//undefined

上面代码中,cat.jumps()方法是一个箭头函数,这是错误的。调用cat.jumps()时,如果是普通函数,该方法内部的this指向cat;如果写成上面那样的箭头函数,使得this指向全局对象,因此不会得到预期结果。这是因为对象不构成单独的作用域,导致jumps箭头函数定义时的作用域就是全局作用域。
再看一个例子。

1
2
3
4
5
6
7
8
globalThis.s = 21;

const obj = {
s: 42,
m: () => console.log(this.s)
};

obj.m() // 21

上面例子中,obj.m()使用箭头函数定义。JavaScript 引擎的处理方法是,先在全局空间生成这个箭头函数,然后赋值给obj.m,这导致箭头函数内部的this指向全局对象,所以obj.m()输出的是全局空间的21,而不是对象内部的42。

第二个场合是需要动态this的时候,也不应使用箭头函数。

1
2
3
4
var butt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ess');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this.classList.toggle('on');
});

上面代码运行时,点击按钮会报错,因为button的监听函数是一个箭头函数,导致里面的this就是全局对象。如果改成普通函数,this就会动态指向被点击的按钮对象。
另外,如果函数体很复杂,有许多行,或者函数内部有大量的读写操作,不单纯是为了计算值,这时也不应该使用箭头函数,而是要使用普通函数,这样可以提高代码可读性。